
在已经过去的2024年2月17日,随着伤亡惨重的乌军撤离阿夫杰耶夫卡,这座乌军苦心经营10年之久的军事重镇至此落入俄军的控制,这无疑是进入2024年以来泽连斯基听到的最大噩耗。
不过,糟糕的事情似乎还没完,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,俄罗斯已经提出了新的和平条件,而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“清算”基辅政权的部分官员,包括现任总统泽连斯基。
阿夫杰耶夫卡成为乌军“绞肉机”
从2023年冬季以来,乌军由于在先前的扎波罗热大反攻消耗了过多的装备与兵力,因此只能转攻为守,将军事主动权拱手相让。
而俄军果断地抓住了这一战略窗口,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乌军兵力相对薄弱的顿涅茨克方向。
其中,阿夫杰耶夫卡的争夺成为了这段时间的重头戏。
阿夫杰耶夫卡位于顿涅茨克市北部10余公里处,乌军早在2014年顿巴斯战争爆发后,就开始在这里修建密集的堡垒群与防御工事。
对于俄军来说,乌军的炮兵总是能从阿夫杰耶夫卡轰击顿涅茨克市区,给俄方带来损失,因此拔除这颗钉子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。
不过,要打下这个坚固的堡垒群并不容易。
为了赶在普京总统参加大选前完成这一任务,俄军借鉴了巴赫穆特战役“围三缺一”的作战经验,集结优势兵力将阿夫杰耶夫卡包围了三面。
如此一来,乌军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:
若要防守,来自三个方向的俄军炮火就会把阿夫杰耶夫卡变成乌军的“绞肉机”;
若放弃,那么西方对援助乌克兰的信心又会大打折扣。
而结果正如俄军预料的那样,乌克兰不敢随意放弃一座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前线重镇。
为了守住阿夫杰耶夫卡,泽连斯基不惜下了血本,把最精锐的“御林军”第1总统旅拉了上去。
不得不说,乌军的反抗的确非常顽强,俄军在进攻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也不小,但双方的火力差距终究是不平等的。
乌克兰局面空前严峻
在阿夫杰耶夫卡的战斗中,俄军动用了相当于乌军5倍的重型火炮,此外还有俄空天军出动的苏-34、苏-24以及卡-52对乌军实施火力洗地。
即使乌军躲避在建筑物内,俄空天军投掷的1000公斤级滑翔制导炸弹也能“精准拆楼”,将乌军部队连带整座大楼一并摧毁。
反观乌克兰这边,随着美国援乌资金枯竭,再加上北约弹药产能始终没能大幅提升,这导致前线的乌军在火力上处于完全被压制的窘境。
一些西方军事观察机构注意到,在撤离阿夫杰耶夫卡前夕,乌军一线部队的炮弹用量已经锐减了80%左右,这说明他们几乎战斗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才不得不放弃。
在西方援助不力的情况下,即使乌军的战斗意志再坚定也于事无补。
为了避免最后的乌军精锐被摧毁殆尽,泽连斯基不得不下令宣布撤离阿夫杰耶夫卡。
不过或许是为了激励国民士气,他表示虽然乌军的牺牲人数高达3.1万人,但乌军歼灭了15.5万名俄军,俄罗斯的阵亡人数是乌克兰的5倍。
泽连斯基的这番话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。
如果真的如泽连斯基所说,俄军的死亡人数达到了乌军的5倍,那么谁提出撤军,谁就是乌克兰的“卖国贼”——毕竟有这样一个消耗俄军兵力的机会为什么要白白错过?
显然,如果阿夫杰耶夫卡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,那么乌克兰才是真正被打痛的一方。
来自俄罗斯的“清算”
不过,泽连斯基撒谎的动机倒也不难理解,他很清楚,一旦这场战争失败,那么自己最好的结局也是流亡海外,而最有可能的结局则是遭到俄罗斯的清算。
俄罗斯曾提出结束“特别军事行动”的标准,除了要求乌克兰承认领土现状和采用俄语为官方语言外,还要求清算基辅政权的部分官员,其中就包括泽连斯基本人。
俄罗斯对于泽连斯基如此痛恨是有原因的。
作为一名带有犹太血统的乌克兰总统,泽连斯基在上台后便大幅拉近和北约的关系,丝毫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与警告。
早在俄乌开战前夕,泽连斯基就曾公开表示他的政治目标之一就是加入北约,这已然触犯了俄罗斯的禁忌,也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之一。
在打完阿夫杰耶夫卡战役后,俄乌战争的未来基调已经确定:俄军将会秉承“结硬寨、打呆仗”的思路一步步啃下乌军的边防重镇,将西方与乌克兰的信心逐渐摧垮。
在俄罗斯军工产能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,这种逐渐扼紧乌克兰脖子的方式是最稳妥的,俄罗斯将有很大概率锁定最后的胜利。
至于泽连斯基的最终下场,这还是要看美国和西方的脸色。
在俄乌战争结束后,如果西方不愿和俄罗斯继续针锋相对,那么泽连斯基就会沦为弃子,他逃到哪里都改变不了被清算的命运;只有当西方坚持与俄罗斯对抗到底的情况下,泽连斯基的流亡才有一线生机。
#利剑计划#
参考资料
【1】乌军总司令:乌部队撤出顿涅茨克重镇阿夫杰耶夫卡 环球时报
【2】梅德韦杰夫:清算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唯一剩下的选择 环球网
举报/反馈
